紫禁城中皇家陈设的“太平有象”
“龙凤呈祥”、“麒麟送子”、“五福捧寿”、“金鸡报喜”、“松鹤延年”……,中国数千年的悠远历史,留下了众多承载着厚重文化内涵的文化与艺术经典。这些艺术品或取材于各种神话、传说、典故,或传承了佛教、儒教、道教等各种文化源流,不仅给予人艺术美的享受,更寄托了创造者、使用者、收藏者美好的祝愿和高尚的情操,有些甚至成为社会地位、生活品位的象征。在众多的吉祥瑞兽中,有一种,因为独特的内涵和寓意,一直深受历代帝王的喜爱,甚至作为皇家宫廷专用的陈设器,它,就是“太平有象”。
“太平有象”寓意天下太平、吉祥平安
象,瑞兽。其寿昌,可达二百余年。其音通“祥”“相”,寓意如意吉祥,出将入相。大象厚重稳行,能驮宝瓶,故常有象驮宝瓶造型,是为“太平有象”,也称“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繁荣昌盛。
源起:盛世太平,祥瑞有象
相传禹在位时,改国号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一日有人报告在舜帝葬墓有灵异出现:白象在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老臣告诉禹说此雀名叫凭霄,能反形变色,衔土积埠,风化为珠,服之可得长生。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瑞应,为可喜可贺之兆。禹大喜,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从此以大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
商代青铜象尊
目前,最早的象造型艺术品,是年湖南省醴陵市狮形山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商代青铜象尊。这是早期象造型器物的杰出代表作品。这件尊为酒器,作象形,象鼻与腹相通,可作流口,背上有椭圆形口,酒可以从此口注入,是一件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青铜器。将象的形象装饰到器物上,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从出土来看,此时只见象,还未见“宝瓶”,那象什么时候和宝瓶结合在一起了呢?
随佛而兴,太平有象护佑千年
从历史记载来看,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代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之后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吉象”的题材逐渐加入了宗教的元素。从传说中“太平有象”宝瓶为观世音菩萨的宝瓶,我们可以推断,“太平有象”完整造型的成形,和佛教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普贤菩萨坐骑神兽六牙白象
在佛教中,象是神圣瑞兽,比如八相成佛的佛传故事中,第一相就是“乘象入胎”;而以德行第一著称的普贤菩萨,坐骑就是“六牙白象”。
太平有象“宝瓶”相传来自观音菩萨赐福的玉净瓶
中国上古流传的“吉象”祥瑞文化,这时,受到佛教传说的影响,尤其随着观世音菩萨普渡众生,宝瓶赐福的传说流传渐广,于是,出现了象和宝瓶的结合。从此,太平有象不仅有着国家祥瑞的内涵,更多了平安和宝瓶赐福的吉祥福佑。
“太平有象”赋予了吉祥平安、富贵如意的寓意
唐宋以后,随着菩萨信仰的脱颖而出,带有佛教元素并表现“太平有象”的题材在雕塑、壁画、诗词等艺术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南宋诗人陆游曾写到:“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可见集农业文化和宗教信仰于一身的象在那时已经被赋予了太平、喜气的用意,“太平有象”也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汇,其内涵也进一步抽象升华,寓意“天下太平,天天喜象”。
明、清两朝,信仰佛教的皇帝很多,大象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从明朝起,每逢皇帝有重大庆典,仪仗中总爱用些大象。驾辇、驮宝也用它们。在北京就有专供皇帝仪仗驯象的人员,由锦衣卫管理;清代归銮仪卫管理。
帝王宝座旁“太平有象”,江山稳固、社会安定的标志
此外,在封建帝王看来,“象”是代表国家社稷,是江山稳固、社会安定的标志,“太平有象”天下太平、海清河晏的寓意,也越来越受到帝王的钟爱,明清历朝历代皆有帝王以铜、玉、瓷等材质御制“太平有象”器型,或陈与厅堂之中,或置于案台之上,以求“四海昇平、吉祥平安”之福瑞。
昔日帝王独爱,奢华万象登峰造极
清代中期,凭着康熙、雍正两朝皇帝文治武功、兢兢业业,至乾隆朝,中国处在了康乾盛世的顶峰。空前绝后的国力,使得乾隆时期的所有艺术品皆精益求精,奢华至极。
牙雕百宝嵌“太平有象”
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
此时,无论是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等皇家艺术,还是玉雕、瓷器、木雕、牙雕等传统艺术,几乎都达到了巅峰时期。而各种传统艺术造型中,出现的最多的就是“太平有象”。
乾隆一朝的“太平有象”艺术品,既有青花、粉彩的,也有竹木牙雕的,其精湛的工艺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颐和园玉澜堂皇帝案旁的太平有象
北海静心斋皇帝宝座左右的太平有象从清朝开始,“太平有象”的陈设成为制式,并开始遍布紫禁城、北海、颐和园等各处大殿的帝王宝座前,以此作为镇国、镇殿的重器,有着“江山永固、天下太平、民康物阜、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今天,我们依然能在这些地方看到皇帝们留下的这些艺术珍品
《太平盛世宝象瓶》权威出品
宫廷玉器《太平盛世宝象瓶》由当代宫廷造办处:国家央企中国工美权威监制荣誉出品
藏品规格:尺寸长约28.5cm,高:38.5cm
创作大师:花丝镶嵌:王成陶瓷大师:杨英才张曾沭
以紫禁城太和殿宝座两侧的文物“太平有象高香几”为蓝本艺术再造,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以艺术再创新的形式“活”起来,将宫廷“吉象”文化通过当代艺术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让大众通过艺术臻品能够近距离触摸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抢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