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生日有一点好就是仗着年底了可以讲很多事情,且当做是个总结。
可能是因为今年一个人在外地吧
在两千公里外的沿海地区过生日总有若有所失之感。
离退休还有32年,,,如果还没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话。
过去总觉得自己被push,想做条闲鱼,但,被同龄人push,被学业push,被公司push,被社会push,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好在今年疫情上半年实习不算很忙的时候,回家等毕业的时候,空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出来,主动的,停下来自己复盘了一把,发现自己被推着走也没有得到很多想要得到的东西。
或许躬身入局,才是破局之道。
后面边行动边调整吧。
今年也是正式转型社畜,发现这个社会的运转原来如此粗野原始。
老实讲,可能是我的原因,在学校书本上的那些理论,我没有用上。好像很难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一起落地。不过还好,现在工作的这个内容,是想要去尝试接触学习的东西。内部的上下级没有很明显的界定,跟的师父也肯教东西和技巧,确实少走了很多冤枉路,所以暂时没有PUA。
在复杂社会里浅尝辄止。
之所以说粗野原始,是觉得确实和自己想的很不一样。结果的呈现比过程的付出占更大的比重,你熬多少夜没人会去在乎。不过有之前的实习经验在前,落差感变得没有那么明显。
既然做了运营,那拿几个关键词总结一下今年吧。
实习,论文,答辩,毕业,外出,重逢,工作。
今年,艰难。
我很难用魔幻一个词就去形容完今年,此刻我想到的是狗,今年就很狗。这些关键词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吧,都是碎片拼凑起来今年的记忆。
四季
对今年春天没什么太多的印象了,只是记得论文查重花了我很多钱;在义乌实习下班过后和宋女一起变着花样做饭,做早餐,学着做了很多第一回的菜。躺在床上开的复盘茶话会。
emmmm今年印象最最最深的事大多都发生在六七月了。我完成了从学生到社畜的身份过渡。改论文,答辩,写材料,返校毕业,来杭州工作,亲人离世。这期间出去玩了两波,立了很多flag丢在南湖的斑马线上,华商的馆子里,和然然一起画了很多大饼(虽然现在也画了很多)。
去云南玩的时候,和同行的小罗说过,回家后跟灿烂也说过。在泸沽湖的女神湾,我想象过很多场景,构思过很多烂梗,想着得在这么好看的地方说出来煞风景,然后被捱一通讲,最后说天不早了,吃个串吧,吃到发累,双脚往前一抻,抬头就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星。
去西湖瞎逛好几次了之后,突然就懂了郁达夫写的意境了。
若把西湖的山水,比作一只锁在铁笼子里的白熊,那五云山峰与钱塘江水,便是一只深山的野鹿。笼里的白熊,是只能满足胆怯无力者的冒险雄心的;至于深山的野鹿,虽然没有高原的狮虎那么雄壮,但一股自由奔放之情,却可以从它那里摄取得来。
大学四年每回我到处跑,写下的那些明信片总是想着如果你们也在该多好。毕业没有跟灿烂八婆然然一起实实在在出去玩一趟,连毕业照抠图都没有抠一起。着实遗憾。
去年出来实习的时候跟好几个人允诺了安排着今年返校的聚餐吃吃逛逛喝喝玩玩,和C煞有介事的想了下到时候就近去遇龙河还是去阳朔那边趿拉着拖鞋逛哪里。结果今年宕机了这么久,毕业返校的时间全都错开来。还好林漂亮和抽风等到我论文装封,叫了阿通和我一起回成都玩了一趟。去文殊院烧了香,希望今年后半年诸事顺利。
七月底来杭州找工作糊口谋生计,赶着胡水水回家前一起看了一部围绕着胡杨的电影,还挺合我俩的。胡杨二人于是决定去灵隐再烧一香,希望身边的人身体健康,念书的人儿学业进步,没书读的人工作顺利。
今年和小罗一起聊了很多话题,小罗年纪虽然比我小,但道理总比我通透许多。几口刷锅水下去,我在小罗的眼里看到了迷茫的自己,固执稚嫩又不谙世事。我真是太喜欢在云南那几天什么都不用动脑壳的日子了。
花就是花,草就是草,蓝天白云就是蓝天白云,夏天的微风拂过泸沽湖的湖面,情人滩的浪打在手机的镜头里。
但好的风景,是不该用手机这种数码产品来记录的。
一个人的时候,我感受到你说过的那种自由,可它们却时刻提醒着你的缺席。
你看,我总是很容易想起你们。
你会来吗什么时候
我想请你看今天的云
你会想我吗在什么时候
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人吧,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说是沉浸在想念里的人。
去过不算很多的南方城市,江南水乡,而现在更是住在了下有天堂的苏杭,吴侬软语,小家碧玉装满了日常,要是搭上一曲古筝更是。但我现在更喜欢去辽阔,人少,荒垠的地方。想去草原,想看雪山,想感受大漠孤烟直的孤寂。(所以我又想起了名为埃塞俄比亚的非洲行flag......)我对繁华都市没有多大的兴趣了,除非那里有我想见的人。
总是
上个月很忙很忙的时候,和抽风林漂亮一起约着打了几把王者,J仔在队伍里说,好久没有听到大家的声音,感觉又像是回到了大学一眼。打野的J仔给我刷着蓝问我,既然我现在在杭州工作的话,那以后见面的机会好像更渺茫了。我哈哈笑着说等你结婚没准我就去玉林了玉林仔。林漂亮说那J仔不如你抓紧时间下个月就结婚吧哈哈哈哈。几把下来,J仔的话多得比大学一起出去玩的时候还要多。
那年在夜晚的公车上,车窗外的小城年味十足灯火阑珊,我们感叹这小城的变化和小城的小,你望着窗外,说,下回见面又要好久了呢。我看着你,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来填满这个气氛,让沉默的画面和嘈杂的车水马龙声持续到了你家楼下。
八婆去了昆明当起了老师,灿烂回到了小城里继续念书,然然还在各地辗转等留学,而我来了杭州做了华丽长袍下长满虱子的互联网民工。聚少离多成为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