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与牛
文/王生文
祖母去世二十多年了,我对她的怀念与日俱增。我怀念祖母是因为她的善良,我感怀祖母的善良,是因为那头曾被我家养了三年的老牯牛。那头牛是生产队的,因祖父是耕牛组的老农,按规定,我家必须为生产队养一头牛。牛是抓阄抓的,祖父对自己抓到的那头老牯牛不大满意。牯牛除使唤起来比较省力外,但性情烈好“斗角”难以管束,再者食量大,家里落不了从生产队分得的作为牛饲料的稻草。祖父牵着牛回到家里,祖母一看是头大牯牛,只皱了下眉头,便转身把堂屋的西北角收拾出来——这是牛以后安身的地方,此后的三年里,老牯牛就成了我家的一员。(图片来源于网络)老牯牛进我家的时候,我正上小学,放牛自然成了我的课外作业。但由于老牯牛食量大,我总是放不饱它,因此,每次将牛在堂屋系好后,祖母便过来察看,然后迈着双小脚(我的祖母是裹了脚的)去草垛上抱一捆草来喂牛,相比其他养牛的人家,这捆草是多出的支出。有几回,祖父不让母亲给牛喂草,祖母说:“人是铁,饭是钢,它不吃饱,明天哪有劲下田做事。”草省下了是自家的,牛下田做事是队里的,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体现的是祖母的公而忘私。让牛吃饱,还要让牛睡得舒服,祖母每次为我们晾晒被子时,就顺带着把牛铺草也抱出去晒,而且晒过几次后,祖母就会为牛换新草。我问过祖母为什么要晒换牛铺草,祖母告诉我是为了不让牛长虱子,她还说“牛不会说话,全靠人去殷勤它”。赶上春末夏初,家里有了蚊蝇,祖母便割来青草“沤烟”,为老牯牛驱赶蚊蝇。老牯牛在我家的日子的确没长过虱子,也免受了蚊蝇的叮咬,全是祖母照料的结果。老牯牛也许是养壮实了,下田做事时便有些不听使唤,为此,祖父常将牛栓子的一端放进牛的鼻子里去——这是老农们制服牯牛的最好办法,但经常使用会刺伤牛的鼻腔——有一次,也许是忘了,祖父收工后牵着牛回家,那牛栓子竟还放在牛鼻子里,祖母见了,一边忙着取出牛栓子,一边责怪父亲说:“人畜一般,只要是皮肉都觉得痛,今后不可再这样阴整它了。”祖母总是以人为喻,其质朴的说理让我一次次铭记在心。最令我难忘的是,有一年秋天,老牯牛因“斗角”受了伤,回家时伤口还在流血,祖母一见心疼不已,忙烧了半盆浓茶替它清洗伤口,接着又倒了半碗被祖父视作命根子的烧酒稀释后为它消毒,祖母一边做一边念叨着说:“造孽啊畜生,都伤成这样,你逞么子狠呢……”我相信老牯牛听懂了祖母的数落,更感受到了祖母的慈爱,它像个知错的孩子,用它的头在祖母的身上轻轻摩挲着,一副乖巧依人的样子。在祖母的细心疗治下,老牯牛的伤口几天就愈合了。从那以后,老牯牛再也没有斗过角,这是否是受了祖母的感化,只有老牯牛它知道;其实,牛以及所有的动物都是有思想的,只可惜自诩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无从破译。那年头,粮食是最紧缺的。我的家乡与湖南隔江相望,每到冬天,祖父与村上的老人总会瞒着驻队的工作组,结伴去湖南挑回一担红薯丝,然后一半米一半红薯丝混着做饭吃,尽管这样,来年青*不接时节,有时还是连红薯饭都吃不上。老牯牛来我家的第一年,除夕那天,吃团年饭前,祖母用木盆泡了一升米端出来给它吃——我这才知道牛原来也吃大米——祖母的举动出乎全家人的意料,好一会,我们谁也没有做声,就看着老牯牛一口一口地嚼着白花花的大米,享受着属于它的团年饭……那一刻,我稚嫩的心灵被震撼了。时至今日,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生灵的事,并自觉做到不吃蛇和青蛙,无疑就是受了祖母的影响。以后的两年里,每逢春节祖母照例会让老牯牛吃一升大米。后来这事不知怎么让队长知道了,队长在一次群众大会上表扬了我的祖母,并号召其他养牛户向我祖母学习,把生产队的牛养好。果然再过春节时,大多数人家都会给牛喂一升大米。三年之后,祖父因体力原因不能再上工了,我家也就不能再继续为生产队养牛了。老牯牛被别人牵走时,祖母站在门前目送着它一步一步地远去,当她回过头来时,我看见祖母流泪了……我的善良的祖母,一辈子不知养过多少鸡和鸭,猫和狗,却从未见她有过虐待的行为。她曾像伺候她坐月子的儿媳一样伺候过一只母猫,她曾像呼唤她因贪玩而忘记回家的孙子一样在暮色里呼唤一头狗的归来,她曾因为阻止父亲用竹夹捕捉*鼠狼而被竹夹伤过手。我的祖母并不刻意信佛,但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顶着满头花白的头发,慈眉善目,轻言细语,无宠无辱,行走在纷扰的尘世里,极像一个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虔诚的施主,善良为人待人,以及这世上的花草树木。祖母八十三个春秋的生命历程里,做过童养媳,遭遇过饥馑之年,甚至躲过日本人的飞机,然而,苦难孕育出的却是一颗悲悯之心,医院的门,而且是无疾而终,疾病的折磨与死亡的恐惧不曾光顾过她,这是善终,是福气,也是“好报”;“好人有好报”,照此说,我的祖母可称得上是一个好人了。而今,祖母的墓地早已是芳草萋萋,时常有牛来此吃草,有*鼠狼打洞,我料想,在阳间行善的祖母,在阴间也一定是慈善的,不然,这牛与*鼠狼何以如此悠闲而无所顾忌呢?这样一想,我和家人也就唯恐惊扰了它们,任其进出自由,或许,这才是怀念祖母的最好方式。
作者单位:监利县朱河中学
精彩推荐1.武汉,我们在等你归来2.童年的回忆3.秋姑奶奶
4.上阵父子兵
5.白色故事
6.九头鸟的担当与情怀
7.网市玻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歌
8.地米菜
更多有料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