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潦浒青花白鹤碗丨朱绍雄
TUhjnbcbe - 2025/5/11 17:38:00

本文转自:掌上曲靖

小时候,调皮顽劣的我们,总是打乱碗、碰破缸。但每到收完稻子时,便会有人驾着马车,拉着一车咸菜缸、油缸、水缸、碗碟等陶瓷品,走村串寨售卖,村里人或用稻谷、大米兑换,或直接购买。母亲总要挑选几个咸菜缸、几套碗碟,用于弥补一年的损耗。

母亲说,那是从潦浒拉过来的,听说那个地方到处都是烧制陶罐碗碟的,再后来,听老人说、朋友说,潦浒以前叫“猫猫石”,那里的缸最出名.那个时候的我就在想,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那个遍地都是陶陶罐罐的潦浒。

现在,终于走进了这个从儿时就魂牵梦萦的地方,见到了这个满村都是瓦罐碗碟的“神秘”潦浒。潦浒其实距曲靖中心城区不远,坐落在南盘江西岸的龙凤山下,东低西高,依江而建,整个村多户人家鳞次栉比,或青瓦泥墙,或砖混洋楼,但均以老街为主轴,新街、陶瓷街为辅轴,四通八达的巷道再将3条街联通,纵横有致,从高空俯瞰,如一只低头饮水的凤凰。老街两边小巷的名字也是充满了历史韵味:黄沙塘、沙沟窑、老街、珠街心、卖柴巷、卖鸡巷、车路沟、李脚巷、下街巷、金家码头、猫猫石码头,这些鲜活的地名,记录着潦浒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村民的菜园里、花园里、房前屋后的泥土里,随处都可见元明清时期留下的陶瓷碎片;陶片墙上,随手扣下的一块,可能就是距今多年的元青花碎片;南盘江江底,或许还有一些距今2多年的贝丘遗址未与世人见面;或许在潦浒博物馆看到的那只不是特别惹眼的青花陶罐,可能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周世宗柴荣的最为赞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元青花同时代兄弟。

偶然的机会,在潦浒见到了一只青花白鹤碗,这种碗就是在潦浒龙窑烧制的,碗面古朴大方,虽然里面还有不少的黑点杂质,用手触摸还有凸凹感,它不像现在景德镇的瓷细腻白皙、毫无杂质,也不像电视剧里、博物馆里定窑汝窑瓷流光四溢、赏心悦目,也不如周杰伦《青花瓷》里面抒发的那么美,但它采取的水墨画意勾勒,灰白色胎底,珠明料绘写上水墨意味,画面层次丰满、行云流水,具有别样的美。

碗内山、水、云悬浮于碗口,能给人一种“一碗装山水,天地日月宽”的胸襟,碗底以意笔勾勒出一只展翅的白鹤,寓意鹤鸣九天,天高任鸟飞的意境瞬间跃然而出。碗外,以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歌意境为背景,南盘江里捕鱼的渔夫、笔架山的樵夫及江畔耕作的农人,“渔樵耕读”在中国山水水墨画的意境中得到完美体现。青花白鹤碗结合陶文化,融入当地山水人情、历史风貌元素,一经问世,通过曲靖优越交通区位优势,飞入西南三省的千家万户,家家以有此碗为傲,甚至东南亚各国都有它的身影,潦浒陶瓷发展因它再创新高,“小云南”再次被人叫响。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青花白鹤碗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漂亮的高白瓷产品,但它在潦浒、在曲靖、在云南甚至是整个大西南的陶瓷史上,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1
查看完整版本: 潦浒青花白鹤碗丨朱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