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的名胜古迹中
有众多的名楼
它们在悠悠岁月中诉说着
各自的故事
端州城中,
一条如意般的宋城墙上,
有一座三层叠翠、
紫气万分、赤墙红瓦的古楼,
名叫“披云楼”,
好比如意镶嵌的翡翠。
△梁亮摄
重建8次,极富盛名
披云楼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
(公元年),
至今仍保存完整,因楼建在城墙最高处,
古时常有云烟缭绕,因此得名。
史料记载,披云楼在历史上共经过8次修葺、重建。明洪武二年(年)第一次进行修葺。成化三年(年)肇庆知府黄瑜下令重建披云楼。重建后,披云楼上悬挂有两块匾额,一块为“披云楼”,另一块:“岭表南来第一州”,足见当时披云楼的胜景以及影响。据端州文史资料,明代之时,端州白鹤成群,每当鹤鸣树上,楼绕披云,红棉参天,榕荫盖地,登临此境,如入蓬莱,真美妙极了,自始以后,“披云鹤唳”为端州八景之一。
披云楼在清代,也极富盛名,
特别是“披云鹤唳”,
尤为远近知名。
这时的披云楼和白鹤,都受到保护,
以维护这一独特景色。
年,披云楼再次重建,
成就了今天的“粤海第一楼”。
新建的披云楼楼层三叠,楼高19.3米,
属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既再现了昔日“披云耸翠”的雄伟壮丽,
又呈现出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融的雄浑气派。
△谢永平摄
披云耸翠,肇庆八景
作为肇庆重要的历史古迹,
人文景观,
披云楼饮誉西江上下,名传粤海内外,
多次入选肇庆八景。
清康熙十二年(年),
肇庆知府史树骏主编《肇庆府志》,
首次将“披云耸翠”纳入重新修订的肇庆八景。
到了清光绪二十九年(年),
端溪书院教席李良骥重订端州八景,
“披云耸翠”被“披云鹤唳”取代。
△聂伟健摄
古人登楼发出了
“岭表南来第一州”的慨叹,
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starlake摄
年,
肇庆重新评议新八景,
将肇庆古城墙及披云楼等城区周边景点
纳入新八景之一的“宋城揽古”,
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
又为披云楼赋予了新的涵义。
△梁剑峰摄
白云空流,
厚重的青砖黛瓦古城墙,
空灵飘逸的披云楼,
有一种唐宋诗词画卷里
走出的墨韵古味。
有空到这里感受粤海第一楼的魅力吧~
◆资料来源:西江日报
◆编辑:邹泳琪
◆二审:易奇志郭杏连
◆终审:刘伯明
肇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文广旅体局纪检监察组举报
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纪委举报投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