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武昌历史上的两座南楼
TUhjnbcbe - 2024/4/5 16:55:00

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南楼夜》的诗: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古南楼丰富奢华的夜生活。此后一千多年文人们围绕这首诗进行了大量考证,争论不休,争论的主要问题竟然是他描写的“南楼”究竟是“武昌南楼”(老武昌今鄂州),还是“鄂州南楼”(老鄂州今武昌)。历史上确是有两座南楼,一座是现存于鄂州市鄂城区的“武昌南楼”,一座是曾经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鄂州南楼”。武昌南楼前,鄂州南楼在后。

武昌南楼原是孙权在鄂县所建武昌城的端门的门楼,由于位于古城南面后人称其为“南楼”。因东晋重臣庾亮“南楼咏谑”的故事而名声大噪,被人称为“庾亮楼”、“庾公楼”、“玩月楼”,民间俗称“鼓楼”。

庾亮是东晋元帝、明帝、成帝时的三朝元。成帝时,他任中书令,掌握朝政,权倾朝野。晋咸和九年(年),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领江、荆、豫三州刺史,号征西将军,驻兵武昌。在武昌期间,庾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坦率行已,招集有方,政绩丕著。”被地方誉为典范。某日月圆之夜,庾亮脚穿木屐乘兴来到南楼,适逢其部属殷法、王胡之等人正爱南楼饮酒赏月,因平时庾亮约束部下极严,看见庾亮的到来都惊慌站起,准备回避,可庾亮却告诉大家不必回避,随即与他们饮酒、聊天、赏月,尽兴而归。此后,人们将庾楼称为“玩月楼”或“庾公楼”,以赞赏庾公平易近人和坦率真诚。多年后,南楼更因李白一首《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而名扬天下。宋中丞名宋若思,他为李白主持公道,将在九江监狱坐牢的李白释放出来,李白为感恩,在南楼请宋喝酒。席间,李白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五言律寺:“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此后一千多年间,南楼曾多次修缮、重建,现今位于鄂州市鄂城区古楼街北段的南楼,是民国年间在原基上复建的,内空高12米,宽11米,长16米,年11月被列为湖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鄂州市南楼(图片来源于百度)再来看“鄂州南楼”。

据施国新先生《武昌蛇山南楼的兴衰研究》一文考证:“鄂州南楼最早大概建于晚唐,其故址在今武昌蛇山山顶,修建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东晋大将庾亮,歌颂他的政绩,而庾亮并没有登过鄂州南楼。”他认为杜牧的《南楼夜》写的是“鄂州南楼”而不是《武昌南楼》,并据此推断鄂州南楼最早大概建于晚唐。比武昌南楼晚建了约五百年。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杜牧的《南楼夜》并没有指出此南楼就是鄂州南楼或是武昌南楼,甚至有人怀疑《南楼夜》根本就不是杜牧所写。

清同治年《江夏县志》对鄂州南楼的历史有着清楚的记载:“南楼在黄鹤山顶,宋元祐中知州方泽重建,自为记。建中靖国初再修。乾道初重建。嘉定中又修,元中统又修······明崇祯九年(年),巡抚宋贤即其址建白云阁。后巡抚宋一鹤遗补阅兵,楼阁再废。国朝康熙甲申(年),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重建,更名白云楼。”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到知州方泽在北宋元祐年间“重建”南楼,说明南楼在此前早已存在。据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记载:今鄂州南楼乃白云阁故基。元祐中,太守方泽因其废墓,以南楼名之,非其旧也。另有祝穆《方舆胜览》记载:(南楼)在郡治南黄鹤山顶上,有登览之胜。旧基不知其处,中间改为白云阁。元祐间守方泽重建,复旧名。从上述两则记载中可以看出:方泽在任鄂州知州前,蛇山顶就有一座南楼,但岁月已久,其楼早已不复存在。方泽在鄂州上任后在白云阁“故基”、“废墓”上重建,并在建楼后的“记文”中把它当成东晋名人庾亮的遗迹,故命名“南楼”。综上所述,鄂州南楼始建于晚唐还是有可能的,至少建于宋初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了。

在宋代,鄂州南楼是文人名士观景赏月、把酒欢宴、题诗作赋的名胜之地,文人来鄂必登南楼,登南楼必留词赋。官员们在此迎来送往,爱国志士在此借景抒怀,其名声一度盖过黄鹤楼。陆游在《入蜀记》中对南楼赞赏有加:“制度闳伟,登望尤胜,鄂州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而北宋诗人黄庭坚则将南楼夸为天下第一楼:“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他在另外一首诗《鄂州南楼书事》中描绘了鄂州夏季炎热之夜在南楼消暑的场景:“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夜凉。”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鄂州南楼》诗中生动地描写了鄂州城繁华的都市风光:“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诗中描绘了鄂州城夜市之繁华和江岸舟楫之壮阔,流露出诗人对鄂州山水赞美之意和留恋不舍之情。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鄂渚张唐卿周嘉仲送别》中这样描绘南楼:“武昌江头人送别,杨柳秋来不堪折。汉阳门外望南楼,昨日不知今日愁。”一句“汉阳门外望南楼”点出了你南楼耸立蛇山之巅的雄姿。

据统计,从晚唐至清代,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杜牧、陆游、范成大、黄庭坚、辛弃疾、文天祥、吴师道、吴澄、曹伯启、文征明、高启、历鹗、陈大章、徐乾学等登过南楼,留下近两百首歌咏南楼的诗词以及碑文,是除黄鹤楼以外最多的。

鄂州南楼位置图,清末也叫鼓楼据史籍记载,从南宋嘉定年间到明崇祯九年,南楼多次维修和重建,其位置也由蛇山最高处迁建到长街处。明弘治十三年(年),因武昌当时没有报时的钟鼓楼,布政使韩镐将南楼改建为报告时辰的谯楼,名“楚观楼”,民间俗称“鼓楼”,但“南楼”一名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上仍标注为“南楼”。年修建蛇山桥时在桥身侧面还刻有南楼遗址四个大字。

作者简介

刘翔,祖居武昌大堤口,年4月生于武昌宜孝巷。三岁上候补街郎家巷幼儿园,七岁进候补街小学,13岁分配到粮道街武汉市第33中学上初中。年留校任教师,年任文华中学校长。年调三道街武昌区教委任副主任。年调司门口武昌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年在中山路被选为武昌区政协副主席。年退休住积玉桥。年主编《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一个生在武昌,学在武昌,工作在武昌,退休养老在武昌的老武昌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昌历史上的两座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