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失的80年代农村老物件照,多数人只见过 [复制链接]

1#
竹子编制的婴儿车,70后、80后应该都是从这里开始长大的。

钻子,木匠工具,用来给木头钻眼,现在已经被电钻代替了。

篦子,80年代以前的农村卫生条件很差,头发中容易生虱子,奇痒难忍,就用篦子梳虱子,现在彻底没人用了。

葫芦瓢,用来舀水舀面,现在已经没人用它了,被塑料瓢代替。

杆秤,已经被电子称代替,但是偶尔在马路边的一些流动的老年菜贩,他们还在用杆秤卖菜。看,两斤高高的。

铡刀,农村用来铡草喂牛。现在没人养牛,这件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木匠用的墨斗,斗盒里填充有墨汁,由一根绳子沾墨汁拉出来,用来标直线锯木头。

风箱,农村人主要用它来给土灶催火;它也是农村乡镇上的铁匠铺不可缺的催火工具。现在农村人已经没有人用它了,就连铁匠铺也消失了。

摇动里面的风叶去除谷物里的谷壳等灰尘杂物,如今的农村已经极难见到。

煤油灯,90年代末被电灯代替,自此煤油也就没人卖了。

连枷,用来打谷物脱粒的农具。它比较耗体力,效率又低,更重要的是收割的机械化,让它进了博物馆。

托盘,农村红白喜事时,主要用它来端菜,现在只能在一些民俗博物馆可以见到它。

纳鞋底的锥子。90年代中期以后它就逐渐消失了,因为没人做鞋了,农村人富裕了都去买鞋穿了。

这是农户家米缸里用来瓦米的“升”,这种器具基本上在80年代就消失了。

刨子,木匠工具,用来刨平木头,出光的一种木工工具。刨子,宋朝时已经发明,现在还在用。

在农村,不仅仅是只有田地里的活是重要的,家里的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农村的妇女们,每个人的女工都是非常厉害的,自从有孩子的那一刻,孩子的衣服,孩子的鞋,孩子的毛衣,孩子的帽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亲手做的,这个就是我么弄农村人干女工必不可少的顶针,这个顶针在我们农村可是必备品,没有它都没有办法干活。

这种木箱是嫁妆,上面刻了喜字,女儿出嫁时,父母便会准备两个这样的木箱子,为什么是两个呢?好事成双嘛。

洗脸盆架算是结婚所必需的家具之一了,所以每家每户都有,那时候做得还挺精致。

竹门帘现在还有,不过都比较精致了,那时候的比较简陋,那它有什么用呢?夏天蚊子多,怕蚊子多就用这个挡一挡。这个地面也是满满的回忆,这地面是铺了砖的,渗水能力特别好,水泼在上面一会就干了。

这是农村给村里喂养的牛羊戴在脖子上的铃铛,为了防止出去的时候找不见自己家的牛羊,有了这些铃铛,就能跟着声音去寻找了。

筛萝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知道,小麦、玉米这些粮食收下来得先用碾子碾碎,然后用筛萝筛出细面。那时候日子不容易,每顿饭菜都真真儿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

很多人还未意识到农村很多老物件其实很有收藏价值。在很多人看来既占地方又碍眼的农村老物品,有些在收藏市场就成了宠儿,动辄就一万几千,甚至十万八万的。像图中这样的农村老木床,如果材质是*花梨,紫檀等那就不得了,价值惊人。就算是酸枝,红木的都很有收藏价值了。要是有这样的一个老物件,它值一套房子。不过这样的物件,在以前都是地主家或者富贵人家遗留下来的。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只认得出7种来,你认出了几种?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