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头古镇位于澄城县西南,与白水、蒲城相邻,最早时名“窑头”,因“窑”与“尧”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就以圣人“尧”字为名,改作“尧头镇”。尧头从北到南3里长布满参差错落的旧窑、瓷片、窑渣等物,遍布在黄土瓦砾之中,从这些遗迹就可以看出当地曾是关中东部最大的民间窑厂。
窑头遗迹
尧头村煤炭资源丰富,又有坩土矿分布在沟涧石崖中,夹生白、紫两色原料,便于烧制砂器、陶瓷等,民国15年县志中就有称澄地无他矿产,仅长闰镇煤为出产一大宗。当地农民还会利用农闲时节,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尧头瓷器代代相传。
澄城尧头的瓷器均是用古法烧制,经过泥浆、制胚、施釉、煅烧四道工序,而原材料则是来源于当地。尧头粗瓷多为白、黑、青三色及部分蓝色、红棕色,瓶上花样多为福禄寿喜、莲菊牡丹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粗中有细,朴实自然,与南方瓷窑的细腻精巧迥然不同。
黑釉刻花
尧头瓷器以黑釉瓷最负盛名,俗称“黑珍珠”,釉面乌黑发亮,釉层薄厚均匀,器型宛如一串黑珍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黑釉老鼠罐,半圆形罐盖上爬着各种形态的老鼠,形象生动,憨态可掬。罐盖喻为天,罐底喻为大地,罐的形状则喻为天圆地方,老鼠喻为繁衍之神的子神,代表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因为当地尧头黑釉瓷的器型非常具有仰韶文化的韵味,黑色的釉面庄重肃穆,大气恢弘。丝毫不受官窑细货的影响,色调温润柔和,纹饰稳重,遍布在庶民百姓的家庭里。
黑釉瓷
尧头窑主要有黑釉刻花、黑釉划花、白釉铁锈花、白地青花、黄地铁锈花、青釉刻花等,其中铁绣花和刻划花最为出彩。纹样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案,如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寓意长寿无疆的仙桃、寓意长寿高洁的团鹤等等图案。刀笔流畅,情意饱满,鬼斧神工,技艺精湛,水平高超。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只要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阴历的五月二十六和秋收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在这一天滴上一点雨,必然象征着秋天喜迎丰收,人们就会赶区买尧头的大碗。尧头的瓷器和丰收放在一起,也足以说明尧头窑的价值和名气。
作者
王哲
编辑
屈凌岚
审核
陈俊岐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