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波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年考入京兆医学讲习所,年毕业,遂与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名中医)单士魁拜清末名医王旭初为师,学徒4年,年挂牌行医。从事临床近5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越,深得病家爱戴与信任。赵心波先生诊视患儿认真仔细,强调望诊,还必亲自查看病儿手足,理法方药一丝不苟,特别重视观察疾病发展趋向,防止病情传变,以治未病,善于采用针灸、捏积、刮痧、外治等法综合治疗,常以简、验、便、廉法解决问题。
1.清解丹
金银花90克,蔓荆子60克,薄荷24克,法半夏30克,生石膏克,橘红60克,浮萍30克,生地90克,天竺*、杏仁各60克,大*、杭菊各90克。
共研细面,对研冰片3克,炼蜜为丸,丸重3克。1岁左右小儿服1丸,每日2次;2岁以上小儿服1丸半,每日2次;5岁以下小儿每次服2丸,每日2次,白开水送下。
解表,清热,止咳,清肺,化滞。
小儿感冒发烧,停食停奶,便秘,恶心,头痛,咳嗽,惊搐烦急,水痘和风疹等。
2.除痰化风丹
天竺*30克,胆南星、僵蚕、橘红各15克,法半夏、全蝎各12克,甘草、大*各6克,寒水石30克,朱砂6克,冰片、牛*各0.6克。
共研细面,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1~3个月小儿,每服半丸,每日2次。
豁痰,清热,肃肺,祛风。
痰壅咳嗽,烦急,气粗,微烧,倦怠,睡眠不安。
3.益脾镇惊散
人参9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朱砂1克,钩藤9克,甘草8克
初生儿腹泻
4.银花汤
生甘草6克,银花12克,*芩10,陈皮10,焦麦芽12克,焦*6克,天花粉12克
鹅口疮
5.消积健脾片
茯苓、神曲各30克,胡*连18克,炒鸡内金6克,橘皮18克,莪术15克,桃仁10克,三棱15克,使君子60克,芦荟24克,大*18克,木香10克。
共研极细面,轧成片,每片重0.6克。
消积痞,除腹胀,杀虫开胃。
面*肌瘦,腹胀烦躁,食欲不振,二便不调。
6.肥儿杀虫丸
苦楝根皮30克,雷丸15克,鹤虱12克,使君子30克,槟榔15克,百部12克,花椒10克,乌梅肉12克,胡*连10克,大*12克,神曲10克,鸡内金15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丸重6克。1岁内小儿每服半丸,每日2次;5岁内小儿每服1丸,每日2次;7岁上下小儿每服1丸半,每日2次。
杀虫,健脾,增进食欲。
虫积,面*消瘦,肚胀腹痛,厌食,大便不调。
7.清热息风锭
钩藤15克,全蝎20条,僵蚕、南星各10克,炒栀子、橘红、麻*、桃仁各6克,葶苈子10克,甘草6克,生石膏60克。共研细面,麝香1克,牛*1克,羚羊角面1克,冰片1.2克
炼蜜为丸,丸重1.5克,朱砂为衣,蜡护外。1岁上下小儿每服1丸,每日2次;3岁上下小儿每服1丸半,每日2次;5岁以上小儿每服2丸,每日2次。
退烧,镇惊,息风,消炎。
小儿喘憋气促,痰壅高烧,惊厥抽搐。
8.泻痢分解丹
白芍、神曲各15克,炮姜6克,枳壳、焦山楂各10克,*连3克,槟榔、*芩各10克,木香5克,鸡内金10克,当归6克,大*10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丸重3克。1岁以下小儿每服半丸,每日2次;3岁上下小儿每服1丸,每日2~3次;5岁上下小儿每服1丸半,每日3次。
分泻,利水,消坠,化滞。
泄泻腹胀,厌食溺少,痢疾便频,口苦肢倦。
9.慢性哮喘丸
桑白皮30克,麻*10克,杏仁、法半夏各12克,白矾、干姜、甘草各6克,细辛3克。
上药共研面,水丸,每袋18克。每次服6克,量病轻重,可酌增减。
清肺,定喘,化痰,利窍。
小儿咳喘日久,痰多声吼,气促哮鸣,时轻重轻(适用于成人患者)。
10.肃肺鹭咳丸
百部12克,紫菀、杏仁、*芩各10克,桑白皮15克,桔梗6克,生石膏30克,白前、瓜蒌仁各10克,麻*、法半夏各6克,葶苈子10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1岁内每服半丸,每日2~3次;3~5岁每服1丸,每日2~3次。
清肺,宁嗽,止咳。
小儿百日咳痰盛咳呛,气逆鼻衄,呃逆。
11.肾炎丹一号
麻*30克,生白术、泽泻各45克,生甘草15克,生石膏克,赤小豆30克,茯苓60克,海金沙、附子各45克,茜草、炮姜各30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丸重10克。3岁以内小儿每服半丸,每日2次;5~10岁每服1丸,每日2次。
利尿,消肿。主治急性肾炎,尿少尿赤,水肿明显,尿内蛋白、血细胞显见。
12.肾炎丹二号
*参、车前子各90克,肉桂60克,*芪克,附子30克,茜草60克,泽泻、白术各90克,杜仲、牛膝各60克,防己、茯苓各90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丸重10克。5岁内小儿每服半丸,每日2次;10岁内小儿每服1丸,每日2次。
理脾温肾,通阳利湿,升清降浊,调整肾功能。
小儿慢性肾炎,肾功能低下,水肿时轻时重,尿化验不正常。
13.肝病复原丹
银柴胡、厚朴各60克,木香30克,香附90克,桃仁60克,当归克,三棱、莪术各30克,姜*90克,延胡索60克,红花30克。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丸重10克。青年和成人服用适宜,每服1丸,每日2次。
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消肝脾肿,恢复肝功能。
肝炎缠绵不愈,胸闷腹胀,肝脾肿大,恶心纳差,胁痛。
14.壬金散
天竺*、广橘红、金银花各10克,麻*、桃仁各6克,杏仁、栀子、*连各10克,浙贝母15克,全蝎10克,羌活、独活各6克,大*30克,代赭石10克,朱砂30克。共研极细面,每30克加羚羊角2.4克,犀牛角面1.5克,牛*5克,麝香2.4克,珍珠1.8克,琥珀5克,冰片1克。
小儿每服0.3克,每日3次。大儿酌加至每服0.4~0.6克。考虑目前细料药供不应求,可采取壬金散原方,每30克草药面对:羚羊粉1.5克,水牛角面3克,冰片1克,牛*1克。共研匀,应用同前。
清热解毒,息风镇惊,化痰止搐。
小儿高热抽风,谵妄昏迷,咳嗽痰壅,鼻煽气粗,斑疹不透等。
15.痿痹通络丹
宣木瓜、川牛膝各10克,嫩桑枝15克,南红花、伸筋草、桃仁各6克,生侧柏10克,蜈蚣5条,全蝎3克,地龙6克,麝香1克,羌活、独活各6克,天麻、当归、川芎各10克,青风藤、海风藤各6克,麻*1.5克,杜仲炭10克,丹皮6克,生地12克,广木香1.5克。
共研细末,将麝香纳入,炼蜜为丸,丸重3克。小儿每服1~2丸,每日2次,白水送下。成人每服2~4丸,每日2次,*酒送服。
舒筋活血,疏风通络,通利关节,促进瘫痪恢复。
风湿痿痹,筋骨诸疾,偏废不用,筋络拘挛,项背强直,行动艰难,体质偏实者,皆可用之。
16.遗尿方
桑螵蛸10克,补骨脂10克,益智仁10克,覆盆子10克,莬丝子10克
益肾固涩
17.小儿惊风方
钩藤15克,全蝎20条,僵蚕10克,南星10克,炒山栀6克,橘红6克,麻*6克,桃仁6克,葶苈子10克,甘草6克,生石膏60克
共研细面,兑麝香1克,牛*1克,羚羊面1克,冰片1.2克,炼老蜜为丸,丸重1.5克,朱砂为衣。1-2丸/次,2次/日
清热熄风锭
小儿惊风
18.治尿路感染经验方
[处方]冬葵子10克,篇蓄6克,瞿麦10克,木通6克,石韦6克,车前子10克,萆薢10克,*芩6克,桃仁5克,生地*12克,滑石10克,山栀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功效]清心热,利膀胱,化湿浊。
[主治]用于本病膀胱湿热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