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 [复制链接]

1#

青果巷是古城常州最著名的古巷之一,位于中心城区,紧邻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航段,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美誉。在多年前的宋明万历年间,青果巷就已经基本形成,史称“千果巷”。

常州历时十年的倾力打造下的青果巷,目前占地达多亩,已成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两者兼容的规模宏大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外地游客“不得不来,不得不看”网红打卡新地标。

航拍镜头下的青果,巷呈现出“街贯东西、河襟南北、支巷近景、小弄通幽”的空间格局,处处都是古典与潮流兼具,游人漫步其中,简直就仿佛就步入了一幅穿越千年的历史长卷,满眼充斥着常州老城厢的风雅诗意。

00:08

巷子入口处是常州籍书画家刘海粟所题青果巷牌坊,对联: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远,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

整条古巷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明、清、民国各式古建筑群落,内有保存完好的风格迥异的数百间名人故居,浓郁明清建筑风貌,静谧而幽然,很有情调。

粉墙黛瓦、枕水人家,书香盈巷、墨迹飘河,一派江南水乡风韵。这条长仅数百米的街巷,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荟萃了数不尽的人物精英……

从这里走出状元、进士百余名,更有唐荆川、盛宣怀、瞿秋白、史良、赵元任、周有光、刘国钧等一大批名士大家的生活印迹,漫步古巷就仿佛置身浩瀚历史水墨画卷之中。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是对青果巷文化底蕴的最佳定义。

进士坊:在青果巷东段,位于青果巷董氏宗祠北侧。原名父子进士坊,据记载,此牌坊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年),是为了表彰董绍、董士弘父子两代分别于嘉靖二年、嘉靖十年考中进士而建,董绍也是青果巷董氏第一位进士。清乾隆年间改名进士坊,后经多次重修。凡是青果巷董氏族人考中进士者,均会镌刻其名于牌坊横榜上,而举人、副榜、选拔贡生则附列在旁边。

会元坊遗迹。青果巷86号是唐顺之故居贞和堂门前原有一座牌坊,坊额上刻有“会元”二字,这座坊建于明嘉靖八年,这年唐顺之参加礼部组织的全国会试得第一名(会元),殿试得二甲第一名进士,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当时的常州知府造“会元”坊以示纪念。距今已有将近年,现存南石柱“会元坊石柱为黄色麻石质,牌坊石柱高约3米。

贞和堂。为“唐氏八宅”之一,原名保合堂,保存有常州目前最大的明代“纱帽厅"楠木厅,东廊墙嵌明代礼部尚书孙慎行所撰《保和堂记》石刻。这里是唐荆川、唐鹤徵、唐宇昭宅第。清代进士庄楷、状元钱维城之弟钱维乔、晚清实业家张赞宸、新中国第一代大法官张志让、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等人也曾在此居住。

唐顺之,字荆川,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军事家、抗倭英雄,“唐宋八大家”首倡者,常州文脉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明代江右学派代表人物、状元罗洪先赞誉他为“文继欧曾”。

松健堂。原唐荆川曾祖、明代书法家唐世英居所。是明代唐荆川“八宅”之一。厅堂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改建。清代江苏江防统领恽祖祁及其子恽毓昌居此。后归清浙江兵备道恽祖贻及其子安庆府知府恽毓龄、孙恽公樾居住,南临青果巷,北邻古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3.12亩。

筠星堂,唐氏八宅之一,唐荆川玄孙唐宇量宅第。唐宇量是明朝崇祯时期的举人。教育家、民国辅华中学(常州第三中学)创办人之一汪绍先曾在此居住。

礼和堂,“唐氏八宅”之一,位于青果巷东段,曾是唐荆川的叔祖、明代画家唐世宁宅第,后为周氏所得。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于此,并生活至12岁。周有光为我国语言学家、经济学家、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创制人之一,其父亲周企言曾在此创办民国著名诗社“兰社”。宅内现在设有周有光图书馆,周有光生平展厅、有光书屋和红色青果书屋。

史良故居,位于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东北角。是一座江南民居风格的晚清建筑。史良是江苏常州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著名领袖之一、中国民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新中国首任司法部部长、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等。

吕宅,是赵元任先生小时候居所,现为赵元任艺术中心。他曾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国语运动元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

瞿秋白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就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

洋务运动主要参与者之一的盛宣怀故居。

常州阳湖文派创始人恽敬故居。

清末谴责小说第一人李宝嘉故居。

青果巷二期,虽然已经开放了很多名人故居,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宅院尚属私人住宅,至今并未对外开放,非常期待今后的保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让游人到此能了解更多的青果历史名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