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年,读懂这些图案就够了 [复制链接]

1#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大多具备吉祥的寓意,吉祥图案通常包括人物、花卉、鸟兽、器物和字体等形象,围绕吉祥语、神话故事、民间谚语等主题,用谐音、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图案和吉祥语相结合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凝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年末新初,沈阳故宫博物院的余件清代宫廷艺术珍品首次进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中展出,这些展品上出现了大量的吉祥图案,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展览海报

“在川知乐”款五彩鱼莲盘

鱼戏莲花自古受人喜爱。

乐府诗《江南》云/p>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现如今朋友圈转发“锦鲤”图案同样寄托了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展出的五彩鱼莲盘上的鲤鱼和荷花图案象征着对吉祥富贵、福寿绵延的美好祝愿。

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古人喜花,不仅设宴赏花,吟诗赞咏,还将花绣在衣裳上,描在画里,绘在瓷器上。此次展出的十二月令花卉杯象征着民间传说的十二花神。中国自古有“花神节”,也称“花朝节”,人们会在花神节时依照礼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寿,以祈愿风调雨顺、百物丰收、富贵平安、吉祥如意、马到成功。

铜镀金甪端

“角湍,音端,似猪,角在鼻上,堪作弓。李陵曾以此弓十张遗苏武也。”——《史记集解》引郭璞注释

甪端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据说甪端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这件作品寄寓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郎世宁、唐岱合绘松鹤图轴

《诗经·小雅·斯干》云: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这种象征意义为道教所接受,遂成为道教神话中长生不老的重要原型。鹤同样是被道教引入到神话世界,它被视为出世之物,象征了高洁、清雅,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两物相合寓意人如松鹤般高洁、长寿。

清乾隆掐丝珐琅海水双龙笔架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说文》

龙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为常见的神兽之一,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寓意吉祥,也是古代皇权的象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尊敬。它与不同的纹饰组合,形成不同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清汉满蒙文龙纹信牌

清乾隆三十四年款编钟

清康熙五十四年款编磬

清乾隆款朱漆描金云龙纹排箫

清木架铜云锣

上述几件展品是清代演奏宫廷音乐的乐器,通过观察其上的纹饰,不难发现这些编磬、编钟、排箫和特磬上大多都以龙纹装饰,可以想像中国人对于“龙文化”的崇尚和敬仰。

清缎地平金银双喜字火镰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史记》

在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将蝙蝠的飞临,赋予“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

蝙蝠纹样变化相当丰富,有倒挂蝙蝠、双蝠、四蝠捧福禄寿、五蝠等。传统纹饰中将蝙蝠与“寿”字组合,曰“五蝠捧寿”。也有将蝙蝠与云纹组合在一起,名曰“宏福齐天”;蝙蝠、寿山石加上如意或灵芝,名曰“平安如意”。

清康熙款珐琅釉寿山福海碗

释慧开《谢佛眼师号》云:

“寿山福海恩难报,永日寥寥贺太平。”

中国人的装饰艺术中喜“福寿双全”的图案,以“寿山福海”为主题的图案一般由桃树、蝙蝠、山石、海水组成,有的还绘有祥云、灵芝等,在花盆、瓶、笔筒、盘碟上常见。

清乾隆款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

清银镀金寿字火碗

“寿”字纹是古代传统纹饰之一,属于文字纹的一种。经过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洗练,寿字逐渐被图案化、艺术化,成为吉祥的符号。“寿”字纹在明清家具、器皿、陶瓷、古建门窗上流光溢彩,既有多字构图、也有单字构图,有“团寿纹”“花寿纹”“长寿纹”等图案。

“团寿纹”的线条环绕不断,寓意生命绵延不断;“长寿纹”是借助寿字长条的形式表示生命的长久;“花寿纹”是寿字与图案的组合搭配,以寿字为主题,辅以吉祥意义的人物、花卉等。

穿珍珠石榴簪首

李商隐《石榴》云: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多子,常被人们视为多子的祥瑞之果,石榴纹作为明清瓷器装饰纹样之一,千百年来为民间所喜爱。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剥开石榴,子露出来,叫榴开百子。所以中国人画石榴,多数是要露出果实,寓意多子多福。

胤禛“平安如意”轴

文章最后的这幅书法是胤禛用行书所写的“平安如意”四字,正上方钤“雍正御笔之宝”。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平安如意!

来源:中国美术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